返回首页

民事诉讼因果关系鉴定鉴定材料?

来源:www.513hx.cn  时间:2023-01-24 21:26   点击:291  编辑:admin   手机版

民事诉讼因果关系鉴定鉴定材料?

一、因果关系鉴定如何去做

1、 首先,需要你本人递交书面申请书于法院,然后法院指定一个机构来鉴定的;

2、给您一个申请书的参考版本:

《因果关系鉴定申请书》

申请人:xxxxx,住所地xxxx

被申请人:xxx,住xxxx。

申请事项:

申请法院指定司法鉴定机构对本案被申请人在医院治疗病与本次交通事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鉴定。

事实与理由:

被申请人诉申请人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贵院已立案。被申请人因心脏疾病到胸科医院治疗,申请人认为被申请人治疗自身疾病非事故引起,所产生的费用不属于保险公司就本事故的理赔范围,理由如下:

1、本次事故导致被申请人是双肺挫伤、左侧肋骨腋段骨折、脑震荡,并没有造成原告心脏受伤;2、事故事发时间为年月份,住院时进行体格检查时并未记载有心脏受伤,心脏检查为正常。而胸科记载心脏检查出伤情是在年月份,相差多达月之久,完全可以推断被申请人伤情早已存在,被申请人只是借着本次交通事故一并进行治疗和检查。

综上,申请法院指定司法鉴定机构对本案被申请人的心脏疾病与本次交通事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鉴定。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请人:xxxx

2015年1月1日

刑法上,现在司法考试因果关系采用的是什么理论?

司法考试坚持的学说:以条件说为基础的因果关系理论。

1.条件说公式: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

注意:作为条件的行为必须是有导致结果发生可能性的行为,否则不能承认条件关系。例如,甲劝说乙自驾车旅游,希望乙发生交通事故而死亡,后来乙果真死于交通事故。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不存在因果关系。

2.禁止溯及理论:当一个行为或者事实独立地导致了结果发生时,就应当将结果归责于该行为(或归属于该事实),而不能追溯至先前条件。

注意:判断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时,如果能从自然科学法则或者经验法则意义上确定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直接认定因果关系。

几种特殊情况的因果关系:

(1)因果关系的断绝。前条件必然会导致结果发生,在结果发生之前,后条件导致结果发生。前条件不是结果的原因。

例如,甲投放100%致死量的毒药毒杀乙,2小时后乙必死无疑。在1小时50分钟的时候,张某开枪将乙击毙。甲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张某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注意:因果关系的断绝、假定的因果关系实际上也是因果关系中断的情形,而这些理论都可以认为是“禁止溯及理论”的展开。为了方便区别各种情形,本书单独加以讲解。

(2)因果关系的中断。在因果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如果介入了第三者的行为、被害人的行为或特殊自然事实,则应通过考察介入情况的异常性大小、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的作用大小等,判断前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否存在禁止溯及的情形)。具体判断思路如下:

首先判断介入因素的出现是否正常。根据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判断,如果介入因素的出现概率很高,那么介入因素的出现就是正常的,先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中断。反之,如果介入因素出现的概率很低,那么介入因素的出现就是异常的。异常的介入因素是否导致因果关系的中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形判断该异常介入因素是否达到独立导致结果发生的程度。如果达到了独立导致结果发生的程度,那么先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中断,引起结果的原因是介入因素。反之,如果介入因素没有达到独立导致结果发生的程度,只是稍微提前了结果发生的时间,那么先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中断。

注意:该知识点是司法考试的重要考点,上述思路的具体运用参见下文的真题解析。

(3)假定的因果关系。甲行为导致结果发生,但即使没有甲行为,由于其他原因也会导致结果发生。甲行为与结果具有因果关系。例如,被害人的父亲张某在法警执行死刑之前,夺过法警的枪,将死刑犯击毙。张某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二重的因果关系。两个条件单独都能导致结果发生,没有意思联络,各自同时发生作用,竞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发生。两个条件与结果都有因果关系。

经典案例:甲、乙二人没有意思联络,分别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100%致死量的毒药,而且毒药同时起作用,导致丙死亡。

第一,本案中甲、乙二人的行为都是死亡结果发生的原因,二人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但不成立共犯。

第二,假定本案中毒药并未同时起作用,而是其中一人投放毒药引起死亡,处理结论有所不同:如果查清由甲投放毒药引起死亡,那么甲的行为与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而乙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如果查不清是甲还是乙投放的毒药导致丙死亡,根据存疑时有利于行为人的原则,甲、乙两人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都没有因果关系,只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5)重叠的因果关系。两个条件单独都不能导致结果发生,相互之间没有意思联络,结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两者对结果都有因果关系。

经典案例:甲、乙二人没有意思联络,分别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0%致死量的毒药,导致丙死亡。对此,甲、乙两人的行为与死亡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分别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6)可替代的充分条件。

经典案例:在丙出发去沙漠旅行之前,甲潜入丙的居所,在丙的水囊里面投放了致死量100%的毒药。随后乙也潜入丙的居所,在丙的水囊底部钻了一个孔。丙后来在沙漠旅行中渴死。在本案中,导致丙死亡的原因是乙的行为,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甲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注意:本案中甲、乙都可能提出辩解:没有自己的行为,被害人也会死亡。进而主张自己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因果关系是一种客观的联系,需要根据自然的科学法则和经验法则进行判断,本案中被害人“渴死”,而导致其“渴”的原因正是乙的钻孔行为,所以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

我国刑法上其实就是相当因果关系说和客观归责说。但是民法主要是相当因果关系说,当相当因果关系不能解决就有。要和民法分开。其实因果关系一直争论不休只能就目前而言。 就累积因果关系或共同因果关系两种举个例子。1、甲乙无共同故意同或共同过失同时向开枪都击中丙,能分得清楚各自的枪口并且是甲乙的行为各自单独都能导致丙死亡。 这个时候相当当因果关系就解决不了。因为甲乙都可以主张没有自己的行为,丙也会死亡,自己的行为不是丙死亡的必要原因,所以丙的死亡与自己的行为没有因果关系 。这时候相当因果关系就很尴尬,所以就适用累积的因果关系。2、甲乙无共同故意或共同过失同时向开枪都击中丙,能分得清楚各自的枪口并且是甲乙的行为结合在一起才导致丙死亡。 这个时候相当当因果关系就解决不了。因为甲乙都可以主张没有对方的行为,丙不会死亡,自己的行为不是丙死亡的必要原因,所以丙的死亡与自己的行为没有因果关系 。这时候相当因果关系也就很尴尬,所以就适用累积的因果关系。同样的刑法的相当因果关系也解决不来上述两个问题,但是客观归责说可以。

应该是相当因果关系理论和条件说

相当因果关系理论和条件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