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

来源:www.513hx.cn  时间:2023-02-10 05:45   点击:249  编辑:admin   手机版

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积极引导员工风险理念

一方面,要加大对声誉风险管理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培训、讲座、比赛等多种方式,普及声誉风险管理知识,灌输声誉风险管理理念,使员工做到懂规章、知禁令,牢固树立“声誉风险无小事,声誉风险管理人人有责、重在预防”的观念,真正从思想上关注和重视声誉风险管理,在日常工作中时刻绷紧声誉风险这根“弦”,在全行范围内形成声誉风险管理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强各基层机构“一把手”对危机管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案例分析、流程指导、预案演练等方式,指导网点掌握声誉风险应知应会知识、基本的客户投诉处理方法和媒体沟通技巧,有效提高全员的声誉风险防范意识和处置舆情事件的应对能力。

二、树立优质的服务形象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是从源头上减少客户投诉、杜绝负面报道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倡导员工坚持“客户至上,注重细节”的服务理念,及时了解、准确把握客户的金融需求,切实改进客户服务,做实客户体验,把客户满意度的提升作为衡量服务水平高低的标准,在经营管理中真正做到客户为先、公众满意。二是要建立健全优质服务长效化监督机制,定期开展优质服务检查、考核、通报,积极推行客户服务首问负责制,以合规经营和优质服务充分赢得客户、监管机构以及媒体的信赖,不断提高声誉风险预防的前瞻性。三是要建立有效的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全面理顺客户建议和投诉的处理及答复工作流程,及时掌握客户意见和投诉信息,想方设法做好客户投诉化解、安抚工作,提高客户满意度,减少客户投诉。

三、建立有效的防控体系

声誉风险事项往往涉及多个条线,需建立共同处置的良好通道。一是建立各类风险提示信息平台,开展声誉风险“排雷”行动,加大对各条线易发生声誉风险事项的提示、检查,及时纠正和整治操作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等现象,提高声誉风险识别、预测等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在新的产品、服务业务流程及信息系统正式推广前,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声誉风险排查工作,制定预案,组织演练。二是建立声誉风险共同处置制度。当事单位承担第一时间化解声誉风险的职责,业务主管部门承担业务支持职责,声誉风险管理部门承担媒体公关职责,充分调动多方力量,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积极化解声誉风险。

四、提高媒体的应对能力

一是建立日常媒体危机预警机制,充分利用舆情监测员队伍做好容易引发负面舆情的社会热点和媒体焦点信息的监测,及时监测、报告负面舆情,为声誉事件处置工作争取主动。二是提高一线危机应对能力,开展预案的检查和审查,确保预案应对措施得当,流程顺畅,全面周到,扎实有效;对可能出现的负面报道信息,迅速启动突发事件媒体危机应急预案,主动介入,防范负面报道出现。三是加强媒体关系的日常维护,像维护客户关系一样的主动维护好媒体关系,通过正面宣传等方式巩固合作关系,在防范声誉风险和处置声誉事件上争取媒体的支持与配合。

《声誉资本――洞悉口碑、流量和人气背后的秘密》关于声誉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如下:

企业声誉风险管理的关键还是要取决于涉事主体对风险状况的了解程度。如果没有掌握足够的风险情况信息,就无法有效的处置。建议可以与识达科技这样的网络舆情监控公司合作,在风险感知上,可帮助企业实现实时的全网监测,及时准确发现于己的不利或负面信息,了解与己相关的风险发展态势,起到危机预警作用。

其次,当危机发生后,可对相关动态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分析,提供可视化的分析结果,为声誉风险信息处置提供决策数据支持。

《声誉资本》一书中的观点是这样论述的,当前,草根媒介的兴起,对传播方式和互联网舆论场话语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便捷的网络舆情舆论发布、传播和交互模式点燃了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热情,而社会意见表达网络化,传播路径呈裂变式扩散使得企业面对的舆论监督压力空前增强。在此背景下,企业形象传播和声誉维护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不经意的一条负面信息有可能置企业于死地。因此面对舆论监督压力骤增的舆情环境,做好舆情风险管理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修课。

《声誉资本》中的应对声誉危机的准备工作:

1、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2、成立处理危机小组

3、尽早导入预案应对体系

4、充分的资源准备

金融危机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构成了哪些冲击?

楼主,给你文章 (6748字)

目前,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反作用于银行,国内银行正面临着不断加大的风险、经营与盈利压力。但同时也蕴含着不少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在过去两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穿透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升级为全球经济危机的趋势日益凸现。这对我国持续多年的投资和出口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工业生产显著放缓,企业经营更加困难,财政收入增幅回落,资产市场持续低迷。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已经从出口行业传导至与出口相关的原材料、加工、运输等众多行业,从沿海发达地区扩散至内地边远地区,从中小企业蔓延至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国经济正面临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艰难的时刻。

由于国内银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程度还不深,加之近年来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实行隔离,以及监管当局审慎监管政策的有效实施,因此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直接冲击并不大,国内银行受到的直接损失是有限的。但是,金融是经济的反映,经济出了问题,金融肯定要出问题。目前,金融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多地反作用于银行,国内银行正面临着不断加大的风险、经营与盈利压力。从业务拓展看,在经济下行、市场趋冷、信心受挫的情况下,银行作为社会融资中介、支付中介和财富管理中介的职能发挥受到很大抑制,无论是公司信贷、个人信贷和贸易融资等一般性贷款业务,还是公司负债、同业负债等对公负债业务;无论是POS消费、代理服务、托管受托、结算清算等支付类业务,还是QDII、外汇投资、结构性产品等财富管理业务,市场拓展都更为艰难;从风险防范看,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叠加作用下,银行面临的风险不断呈现出系统性、连锁性和突发性的特征与趋势,包括行业风险、信用风险、利率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在内的各种风险相互交织、相互作用,银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深渊;从盈利情况看,在有效信贷需求趋于减弱、存贷利差持续缩窄、利息支出成本逐渐上升、中间业务增长乏力、风险资产逐步增多、拨备支出显著增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银行净利润增速将明显放缓,过去那种超常增长的局面将难以再现。

然而,危机中也蕴含着机遇的因素,正如英国作家布瑞杰所说,“中文的‘危机’分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一个意味着机会。”确实如此,危机总是与机遇相伴随,危中有机,只要善于发现,善于把握,牢牢抓住“危”中之“机”,“危机”就会成为“转机”。从事物发展规律看,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而矛盾双方的力量会随着形势变化而此消彼长,主次地位也会出现逆转,由此发生质的转变。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经济周期理论看,经济总是按照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周而复始的运行,萧条之后便是新一轮的复苏,因此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就曾说过“为危机而担忧是大可不必的,对市场经济来说,萧条是一服很好的清醒剂”;从历史实践经验看,众多企业就是因为抓住了“危”中之“机”而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大萧条后IBM的全球崛起,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日本汽车业的辉煌,亚洲金融危机后三星电子的腾飞,等等。总之,危机往往会动摇旧的规则,促成变革,从而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转折点。

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看到美国的银行不是一无是处,看到了花旗受到了冲击,但是也有一两家银行表现的不错。我们可以看到前天美国股指大涨,主要是得益于富国银行业绩的上升。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大家原以为这次金融危机以后,金融危机过程当中中国的商业银行会出现惜贷。因为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的商业银行普遍惜贷。这种经营不仅可以平滑我们实体经济波动的程度,对我们银行业可以和实体经济实现良性互动,对于我们中国的经济,在这一轮金融危机率先走出是一个前提。所以我觉得如果中国银行业保持增长的态势,我们觉得未来中国银行业怎么走,是否采取一种逆周期的策略。

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有效整合企业资源而形成的、支撑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构建和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拓展发展空间、实现持续成长的关键。在金融市场即将全面开放的形势下,以加速之势融入全球化竞争中的我国商业银行,加快构建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其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解决的重大而又紧迫的现实问题。那么,我们就要认识,加快构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意义。

加快构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重大的变化。银行市场结构的快速演变,加大了银行业务拓展的难度,也加速了银行新增利润的分化;金融游戏规则的剧变,对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提出严峻挑战;社会需求结构的升级,对银行传统、单一的业务结构带来巨大冲击。在这种背景下,能否加快构建核心竞争力,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而且事关我国宏观经济金融运行。

参与全球化金融竞争的迫切要求

随着金融对外开放的纵深推进,以及外资银行的纷纷涌入,国内银行业市场上的国际化竞争态势日益凸现。与外资银行特别是发达国家(地区)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在一级资本利润率方面,英国《银行家》杂志1000家大银行平均为19.9%,美国的银行平均为26.3%,而国内银行平均仅为16.0%;在资产收益率方面,1000家大银行平均为0.90%,而国内银行仅为0.59%;在一级资本充足率方面,1000家大银行平均为4.53%,而国内的19家大银行平均仅为3.74%;在不良贷款率方面,美国、欧盟的银行平均为0.79%和0.90%,国内的银行则在10%左右。这些数据对比表明,国内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还相对较弱,在金融对外全面开放后,如果不能迅速提升国际竞争力,那么,我们的未来发展将会陷于被动。

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我国社会金融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增长;消费信贷需求快速增长;企业理财需求日益高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对银行融资服务、产品创新和理财顾问等业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面对社会需求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只有增强自身的市场反应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进而全面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够赢得市场和客户。

有效应对金融制度变迁的战略举措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度不断加强和进程的日益加快,国内金融制度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比如,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内银行面临的风险已经从过去单一的信用风险,扩展到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在内的多种风险。商业银行能否在控制住信用风险的同时,对我们管理经验不足的市场风险进行有效掌控,对我们的产品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再比如,随着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票据等直接融资工具的快速发展,以及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构建,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能否变革银行传统的经营管理观念与模式,能否实现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的顺利调整,直接关系到银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此外,随着监管当局的监管理念、手段、技术等不断向国际靠拢,国内银行面临的规则约束日趋刚性。如何适应新的监管要求,如何实现规模扩张型向价值效益型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国内商业银行进一步构筑核心竞争力必须回答的现实课题。

我国商业银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努力方向

现代企业理论表明,作为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系统过程,它涉及到制度建设、产品创新、技术水平、人才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不是某一种因素简单作用的结果。而且,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由于经营对象和性质不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存在较大差异。着眼于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转轨阶段以及商业银行的内在本质特征,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应该着重从制度创新能力、服务供给能力、风险管理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人才凝聚能力等五个方面构筑核心竞争力。

以完善公司治理为核心,努力提升制度创新能力

制度创新是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是企业成长的保障。从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看,大型现代商业银行的崛起与发展,与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高度相关。提升制度创新力,是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对于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商业银行而言,提升制度创新力,核心问题是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建设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一是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股份制改造、重组上市等途径,加快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二是健全董事会及其各专门委员会功能,强化监事会职能,在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独立、相互协调而又相互制衡的关系;三是实施股票期权、员工持股等长期激励手段,塑造银行管理层和员工的长期、理性行为;四是强化信息披露机制,充分发挥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

以价值创新为重点,努力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价值创新是企业竞争的一个新理念,它不是通过单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竞争力,而是通过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来争取客户,赢得竞争。作为服务业,银行业内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服务能力的竞争,而服务能力的强弱,集中体现在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否给客户增加价值。

增加客户价值,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一要树立服务理念,建设良好的服务文化,通过不断地创造客户满意的服务需求来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使银行获得永不衰竭的发展动力;二是要进行持续的产品创新,能够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产品;三是要以市场细分为起点,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优质化的服务、多元化的渠道以及现代化的手段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快捷和价值更高的服务。

以全面风险管理为目标,努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从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看,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着重需要构建起以RAROC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的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特别是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全球化的趋势。以《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的公布为标志,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由传统的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导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重,并引起了银行的组织体系、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再造。

在这种背景下,国内银行要牢固树立全面风险观念,学习、借鉴和掌握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在准确量化风险的基础上,以产品的风险定价覆盖银行预期损失,以经过科学计量的经济资本覆盖银行非预期损失,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三大风险进行全面管理,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以信息系统建设为中心,努力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在信息化生存时代,银行的产品创新、数据处理、业务操作以及管理决策,任何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撑,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系统开发能力是决定银行竞争能力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从国际银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看,提升银行技术应用能力,重点是强化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科学的风险管理系统、先进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有效的成本核算系统、高效率的操作服务系统,为商业银行提高产品创新能力,提升服务效率和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基点,努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服务功能的拓展以及经营模式的转变,对银行的人才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能否适应这些变化,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未来的竞争和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相对比较缺乏,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水平还不能适应银行国际化竞争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随着金融全面开放的到来,国内银行必须以更高、更远的视野,抓紧制定国际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战略,通过自主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国际化、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商业银行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在金融即将全面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未来经营发展优势,国内商业银行必须认真关注和深入思考。我们认为,在策略上做出以下安排是非常现实的。

颠覆传统理念

由于历史和实践的局限性,我们对现代商业银行运营发展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充分,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我们的经营行为,如果不创造性地破坏、革命性地扬弃那些传统的理念和模式,就谈不上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从招商银行的实践看,未来一段时间必须努力实现“十变”。通过“十变”,创新确立全新的经营发展模式。这“十变”就是,在发展模式上,变规模导向为价值导向;在考核评价标准上,变账面利润为经济利润;在营销方式上,变粗放营销为精准营销;在客户选择上,变以大论优为以质论优;在风险管理上,变控制风险为管理风险;在收入结构上,变单一盈利为多元盈利;在产品定价上,变被动定价为主动定价;在资产负债管理上,变比例管理为资本管理;在组织架构上,变部门银行为流程银行;在内部联动上,变行政调节为利益调节。

调整经营结构

战略转型是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共同主题。我们认为,要成功实现经营战略转型,切入点就是要大力调整经营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抓住四个方面。一是资产结构调整。在总资产中,逐步降低信贷资产的比重,适当提高本外币债券投资的比重;在信贷资产中,逐步降低一般性贷款的比重,不断提高票据贴现的比重;在一般性贷款中,适当降低对公贷款比重,逐步提高个人信贷比重;在对公贷款中,逐步提高贸易融资比重。二是负债结构调整。积极发行一定量的金融债,提高主动负债的比重,以增强对负债的整体调控能力。三是客户结构调整。努力实现从以大客户为主的客户结构向大中小型客户并重的客户结构转变。四是收入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对私业务收入的比重和非利差收入的比重,形成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利息收入和中间业务并重发展的盈利模式。

推进综合经营

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金融业实行综合化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商业银行应该在法律、政策许可的框架内和在监管当局的大力支持下,以金融创新为动力,在综合化经营发展方面积极探索。目前可以着手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开展交叉销售,积极创新跨市场、复合性的金融产品;二是以资本市场为平台,推出更多的商业银行的产品,如信贷资产证券化、主动负债、资产支持票据等;三是努力办好基金管理公司;四是在政策许可的条件下探索建立银行保险、银行信托等组织体系。

改革组织体制

借鉴国外现代商业银行经验,运用流程银行的思路,分业务条线构建垂直化、扁平化、专业化的组织架构,实行业务条线管理和分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矩阵式管理体制,是组织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正在按照“流程银行”的思路和事业部制模式改革自己的组织体制,有的银行已取得初步成效,这项工作应进一步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提升管理技术

加快推进管理国际化进程,特别是加快促进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向国际优秀银行靠拢,是商业银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从招商银行的实践看,提升管理技术应当加快国际先进银行的管理技术和工具的运用,在全面推广应用财务成本核算系统、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债项评级系统、客户信用评级系统等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以经过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率(RAROC)、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的经营业绩评价体系,以及科学的经济资本分配机制,进而强化资本覆盖风险以及资本回报约束的经营理念,引导经济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同时,要加强数据仓库建设,完善数据仓库信息内容,为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利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实施人才战略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千方百计地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培养与激励,是商业银行决胜未来的战略要求。我们应当在以下几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一是改革薪酬分配体系,建立与市场接轨的薪酬体系,同时探索启动长期激励计划,将员工的长远利益与银行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二是启动大规模培训计划,提高各级干部和广大客户经理的经营管理素质,特别是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一批既有深厚理论素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既能驾驭全局又有专业特长,既有海外工作经历又熟悉中国国情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三是加强对各级班子与干部的考核与管理,通过加大公开竞聘和360度考评力度,造就一批德能勤绩俱佳的优秀干部队伍;四是稳妥推进专业职务序列建设,构建简明、清晰、科学的专业职务序列体系,拓宽员工职业生涯通道;五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宽松、互帮互助、充满朝气、拼搏进取的工作氛围。

你可以在网上查一些信息然后如入自己的观点加以分析这不难啊,你主要写的是商业银行的,你可以比对美国的一些银行业在这次危机中倒闭或被收购的原因,找到原因,解决问题就不难了,如是美国五大投行,雷曼兄弟,高盛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啊,加油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银行业

作者:陈蒙 出处:国际在线 发布时间:2009-1-20 14:12:57

虽然中国银行业没有遭受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但实行积极稳妥的防范措施仍将是未来的首要任务

由美国房地产次级按揭贷款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席卷全球。受到冲击的多家跨国金融机构相继倒闭,多国政府被迫向金融系统大量注资。而在全球同业告急之时,中国银行业却相对平静地走过了2008年,并开始筹划新一年的发展。

在全球金融业日益融合的趋势之下,此次金融风暴所到之处,各国的大型金融机构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在危机发源地美国,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三家全球顶级投资银行,以及美国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DD华盛顿互惠银行在半年之内相继倒闭;在欧洲,比利时富通金融集团、英国北岩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相继被政府接管;在亚洲,日本向金融体系注资上万亿日元,以缓解该国银行业的危机。

不过,与西方主要经济体金融机构岌岌可危相比,中国各大银行的处境要好得多。2008年前三季度,14家上市银行税后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成。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税后利润930亿元人民币,被称为“全球最盈利银行”。在不久前举行的“2008中国金融论坛”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先生表示,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行质量良好。他说:“到(2008年)11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已经达到了61.1万亿元(人民币)。银行业的抗风险能力今非昔比,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商业银行资产占整个商业银行总资产的99.5%。银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功能不断完善。”

虽然中国的一些银行也因投资美国次贷债券等受到了一些损失,但中国央行DD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认为,这些损失有限并且都在可消化范围内。他说:“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次债方面也是有一些投资的,这些投资也会有损失的,但是总的来讲,数量和比例都不大,能够消化。还有就是中国金融机构规模都是比较大的,经营状况也是比较好的,少量的损失他们也是可以承受的。”

资料显示,曾持有美国房地产次级贷款资产以及雷曼兄弟公司债券等危险资产的中国银行机构主要有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危险资产在上述银行总资产当中所占比例都在万分之一左右,因此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直接影响并不大。

此外,中国在2003年启动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有效提升了银行机构的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也被认为是中国银行机构能够有效抵御金融危机侵袭的重要原因。股改以来,中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基本保持着“双下降”的态势,截至2008年12月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600多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为2.45%。而股改启动前的2002年,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不良贷款率高达23.6%。

尽管在此次金融危机当中,中国的银行机构并没有遭受到重大冲击,但鉴于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巨大损失,中国银行业未雨绸缪,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要求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工作。2008年11月,在一个相关会议上,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表示,未来,中国银行业一方面要进一步防范海外资产的减值损失,另一方面要防范国内宽松货币政策下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反弹的风险。

眼见不断有国际同行受到冲击而倒闭,中国各大商业银行也采取了更种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总资产近10万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工商银行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该行董事长姜建清先生认为,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全球经济衰退和国内经济下行的风险加剧,银行业正在经受着进入新世纪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他表示,工商银行将在确保风险可控和资产质量稳定的同时,把握潜在的发展机遇,推进发展。他说:“我们将努力通过提升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领先优势,通过推进经营转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刻吸取金融危机教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确保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中,信贷资产质量稳定,有效防控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中的市场风险,确保安全、平稳渡过进入新时期以来最严峻的风险关口。朝着建设全球最盈利、最优秀、最受尊重的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目标迈出更大的步伐。”

新年伊始,中资银行就开始遭遇金融危机带来的新挑战,包括中国两大国有商业银行DD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在内的部分中资银行遭遇了外资股东大量减持股份。其中,苏格兰皇家银行日前以协议转让方式出售了其持有的中国银行108.09亿股H股,占中行总股本的4.26%。对此,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表示,外资股东减持中行股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不会对中行的经营产生影响。他说:“由于这部分股份的锁定期已经于2008年12月31日结束,所以RBS(苏格兰皇家银行)出于其自身战略和财务考虑决定出售(其所持有的中行股行),属正常市场交易行为,对此我们表示理解。这次出售对中国银行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不会造成影响。中国银行与RBS将继续保持正常业务合作,共同谋求在中国地区和海外的业务合作机会。”

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教授赵锡军看来,外资机构减持中资银行股份,主要原因在于自身经营困难。他说:“外资机构在这个时期抛售中资银行股份,更多的是迫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自保的做法。因为这些(外资)金融机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前大量购买了美国金融衍生产品,给他们带来了大量亏损。出于自保,这些外资金融机构要不断地冲销利润,如果利润没有了,就要出售部分资产。我们看到,这些金融机构不仅在减持中国企业股份,同时也在出售在美国和欧洲的资产。”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更多考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在阐述银行业监管目标时表示,保持金融稳定和保护存款人利益,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必须遵循的的根本原则。他说:“我们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必须始终坚持防范来自境内外两个市场的风险。从维护中国的金融稳定和安全,切实保障广大存款人的利益,保护银行业改革开放成果的高度出发,加强风险防范、加强跨境、跨业的监管,推动银行业平稳运行。为中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